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2948章 三下海沟(2/3)

后,正式下水了,此时印度洋的黎明泛着淡金色的波光,甲板上,叶雨泽和杨革勇最后一次检查“深渊者号”潜水舱的耐压外壳。

这艘球形的载人舱由钛合金铸造,表面覆盖仿生减阻涂层,舱内仅能容纳四人,氧气循环系统和压力稳定装置正发出低沉的嗡鸣。

两个长长的机械臂,此时正折叠蜷缩在两侧。

不远处,叶眉和雪子驾驶的微型潜艇缓缓入水,流线型的外壳配备激光测绘仪与生物采样机械臂,她们的任务是全程护航并记录数据。

“深度5800米,温度从30℃降到冰点,压力超过500个大气压——如果外壳破裂,我们会被压成核桃大小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杨革勇半开玩笑地调试着声呐。叶雨泽戴上神经传感头盔,舱内的全息投影屏亮起:

“走吧,去看看地球的‘伤疤’。”

前两次,他们并没有穿戴这些设备,主要是不会用,也嫌碍事。

这一次,雪子跟叶眉详细交代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效果之后,叶眉逼着两个爹都带上了。

虽然这些东西比较麻烦,但是却是保命的东西。毕竟前两次下潜,最深也就1000来米,而这次却是万米深渊。

当然,雪子说,潜水舱根本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,只能是见机行事了,情况不好,就得赶紧跑。

潜艇在这方面就好的多,最起码动力系统和抗压能力,就不是一个潜水舱能比的。

只是在观测方面,潜艇自然比不了潜水舱罢了,不然谁还会用这个东西。

潜水舱坠入海面的瞬间,阳光像碎金般在舷窗外跳动。

叶雨泽将探照灯调至蓝光模式,成群结队的飞鱼从舱体两侧掠过,银鳞折射出虹彩。

杨革勇指着仪表盘:

“水温29℃,盐度35 PSU,和游泳池差不多。”

表层漂浮着蓝藻形成的“海上草原”,宛如淡绿色的薄纱。

一群鲣鱼追击磷虾群,鱼群旋涡中忽然冲出一头虎鲨,搅碎了一片硅藻云。

叶眉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:“检测到洋流异常,西南方向有上升涌,建议加速下潜。”

潜水舱轻微震颤,压力表跳至10 atm。

叶雨泽感到耳膜胀痛,他咬碎一粒压力平衡糖,酸甜的液体滑入喉头。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做的?

吃进去就舒服了许多,前两次可全靠抗得。

光线逐渐稀薄,舷窗外的世界染上深蓝。

杨革勇启动生物荧光探测器,刹那间,无数光点在黑暗中炸开。

灯笼鱼的发光器如星群闪烁,樽海鞘排成发光的锁链垂直迁移。

一只两米长的皇带鱼从探测灯前滑过,银白身躯上布满红斑,仿佛被诅咒的缎带。

杨革勇舔了一下嘴唇,嘟囔一句:

“不知道这东西好不?”

叶雨泽瞪他一眼:“就知道吃,这次不许浪费动力了,不然回来多麻烦?”

舷窗外,一只管水母展开荧光触须,诱捕被光线吸引的桡足类生物。

而此时温度骤降至8℃,舱内响起加热系统启动的提示音。

压力升至100 atm,钛合金外壳发出细微的“吱嘎”声。

叶雨泽的呼吸变得粗重,神经传感头盔监测到他的心率上升至110次/分。

“启动压力补偿注射。”

杨革勇将一管透明液体注入同伴的手臂静脉,叶雨泽的瞳孔微微收缩,骂了一句:

“感觉像被塞进高压锅……但还能忍。”

此时,外面已经陷入绝对的黑暗中,仅有潜水舱LED光柱刺破虚无。

舱体突然剧烈晃动,他们闯入了一股等深流,细沙般的沉积物拍打着舷窗。

叶眉急促的警告传来:“东南方3公里检测到低温热液喷口,硫化物烟囱可能引发乱流!”

潜水舱掠过一片锯齿状岩壁,杨革勇放大图像。

上面显示这是古断裂带重新活化的证据,玄武岩上布满深海氧化铁形成的“锈痕”。

而叶眉提醒的那个热液喷口区,烟囱状沉积物喷出乳白色流体,嗜热古菌在周围形成血红菌毯。

“真他妈太神奇了!”

叶雨泽忍不住爆了粗口,如果按照数量,海洋生物绝对要比陆地上多的多。

巨型管状蠕虫组成的丛林在探照灯下显现,两米高的白色鞘管随水流摇摆,宛如异星植物。也像一个个竖起的烟筒。

盲眼虾集群覆盖在烟囱表面,杨革勇忍不住采了两个,一只虾的螯足竟在舱外敲出“咔嗒”声。

深渊狮子鱼贴着海床游动,半透明的皮肤下可见蠕动的内脏。

杨革勇又抓了两条,主要是太神奇了,这东西竟然是透明的。

此时温度降至1.5℃,尽管穿着电热服,杨革勇身体也有些发抖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