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8章 西夏故事(2/3)
不停,带着神秘与庄严的色彩……>
塔察儿坚信,他与李瑕之一战,与之前每一个宗王对阵李瑕时都不同,只有他找到了战胜李瑕的办法。>
~~>
贺兰山,西沟。>
这是高高的贺兰山上唯一能走马的路线,只有当地人才知道。>
杨奔神情冷峻,看着山谷两侧的悬崖峭壁,他很清楚,这种地势下万一被元军伏击,必然是会全军覆没。但他确定塔察儿大军初至,根本不可能提前得到消息。>
好在,他终于走出了山谷。>
果然没有元军。>
但同时,他脚下一软,几乎要摔倒在地。因为后怕。>
他于是抬头看向上天,心想,若人一辈子走运只有这几次,也许自己几次行险已然将运气用尽了。往后谨小慎微,与人为善才行……>
“将军!”>
一名士卒连滚带爬,拉着绳子从山顶上滑下来,冲到杨奔面前,道:“焰火!看到焰火了。”>
杨奔一个激灵,二话不说便亲自扯着那绳索攀上山顶,摸出望筒看去。>
他望筒在行军路上摔了几次,已裂了一道缝。>
但好在还能看清。>
只见兴庆城东南方向,一支军队像是一根锥子一样,正在一点点向外捅。>
而锥子前方的元军形成一个大大的弧形,包围着这根锥子。>
其实杨奔递给兴庆府的信纸里说的是,他可以随时突袭塔察儿大营,只等城中焰火为号,连他也没想到李瑕会亲自为他吸引元军主力。>
当然,这也是惯用的打法了,他们都对他们的陛下有足够的信心。>
因站得极远,这般看去,兵势的变化显得很慢,像是两朵黑云,时卷时舒。>
果然,只见锥子渐渐调整阵型,一会改为向东,一会改为向西突围,使得元军不得不分散兵力围堵。虽有五倍之众兵力也显得有些不足。>
所谓“十则围之”便在于此。>
杨奔转过望筒,看向山脚下塔察儿的大营,心想塔察儿该派援兵出去了。>
果然,马上便有一支元军出营,向东南方向而去。>
“传令下去!全军原地休息,吃干粮、喂马,等我号令踏营!”>
“喏!”>
唐军士气高涨。>
击败董文炳,这一战已足以让他们打出威名。但面对塔察儿,他们却又感到了不满足。>
唯有连元军大营也端了,才足以扬威……>
~~>
天上万里无云,地上黑云舒卷,洒下一地红色血液。东边是黄河滔滔,西面的贺兰山上渐渐挂上了一轮残日。>
夕阳西下。>
杨奔在漫天红光之中再次攀上山崖,抬起望筒看去。>
他扫视着那一整片天地,渐渐感到了有哪里不对。>
南面的元军已缓缓退守到了大堤之上。>
突然。>
“轰!”>
隐隐的震动声转来,杨奔本以为是兴庆城头上的守军开火炮了。>
然而视线向东,他才想起元军也有火药,只是威力不如唐军。>
视线再向东,望筒突然停下。>
那破裂的镜片中,只见那条黄龙像是忽然受伤了一样,翻腾而起。>
大河奔腾,呼啸,如同龙吟。>
那是黄河西岸被元军扒开了,漫天的河水登时向地势低洼的兴庆府涌去,很快灌满了民生渠、惠农渠,趟过万亩麦浪,将一年的收成尽数吞没。>
杨奔心中一痛。>
便是如他这般冷澹的人,也为那些粮食可惜。>
再回过神来,前面的半片天地已成了黄色,如同泼墨一般涌向还在城外的唐军。>
杨奔双手登时握紧,紧张地整个人都僵硬在那。>
若是天子与大军由此葬送于黄河之中……他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。>
“别……别……别!”>
话到后来,杨奔几乎是大吼出来,目眦尽裂。>
他已听不到黄河咆孝,只能听到风声。>
终于,>
水势平缓下来,浸过了唐军的阵线,却没有将他们淹没。>
“呼。”>
杨奔这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,但看着泄得越来越多的黄河水,脸上已是一片阴霾。>
中计了。>
他心想着中计了,却已不知该怎么救兴庆府与皇帝陛下,额头上大汗淋漓。>
“别慌,水没有淹掉大军。我就知道,黄河水吞没不了大军和城墙的,连我都知道,陛下一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农门巧妇
陆少的蜜宠甜妻
世子纳妾我爬墙,全家追妻悔断肠
病娇总是对我求而不得(快穿)
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
离谱!猛鬼降临,你哪来十亿冥币
斗破之诸天铠爹
破天踪
边戎
史上最强绿巨人